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总理问计,这8位专家发言,透露几个重要信号!

来源:鲁网2023-07-08 14:22:10

在中国经济半年报公布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了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据《新闻联播》报道,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次座谈会的议题是,“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这是李强担任国务院总理后,首次举行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谁是总理的“座上宾”?

据央视画面显示,共有8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座谈会。

这8人中,2人来自政府研究部门,3人来自高校,3人来自市场研究机构,具体分别是: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

  •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

  •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陆铭

  •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

    其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是财政部直属单位,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工信部直属单位,又称赛迪研究院。

    粤开证券研究院聚焦宏观经济、投资策略、大湾区金融与产业发展三大板块;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从事信用评级、金融证券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家上市证券公司。

    上述多人都曾多次就经济问题发声。

    以刘尚希为例。

    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刘尚希首次出现在总理的座谈会上。2022年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主持召开减税降费座谈会,当时,刘尚希曾发言。

    据“中国财政科学院”官方微信6月29日消息,近日,刘尚希提到,从近期看,居民与企业信心有所上升,但不稳固,“捂住钱袋子的倾向仍很明显,存在经济再次收缩的风险”。

    7月7日,刘尚希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再度提到了这一问题。

    他认为,“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信号是清晰的。但财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亟待体制政策创新。”

    他指出,目前面临经济下行的风险较大,迫切需要政府在宏观政策、改革举措等方面出新招。

    据《新闻联播》披露,在7月6日的总理座谈会上,大家认为,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展现出巨大韧性,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应当充满信心。大家还就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期

    在认真听取专家学者们发言后,李强发表了讲话。

    李强提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同时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

    他说,要全面、辩证、长远地研判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

    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第一,李强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有个最新判断。

    李强提到,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

    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提到,“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去年基数较低,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一季度,到了三、四季度,随着基数提升,经济运行会回到常态化增长水平。”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高枕无忧。

    6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等,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恢复进程”。

    7月6日,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中新社记者说,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经济内生动力和社会有效需求还需呵护补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特别是应充分估计三季度、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

    另外,刘尚希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到,“原来以为疫情防控形势转变之后,经济会迅速反弹,但现在看没有迅速反弹,因为从一些经济指标看,今年二季度也就是从4月开始,出现了经济下行的迹象,这意味着风险可能在扩散、扩大。”

    他说,尽管两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到现在看还没有真正缓解。因此,经济复苏非常艰难,就像车轮陷在泥地里,走出来会非常吃力。

    第二,在座谈会上,李强提到,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那次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

    在7月6日的座谈会上,李强要求,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要“抓紧实施”。

    从此次座谈会的表述来看,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政策有望加快落地。

    在座谈会上,李强还提到,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

    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第三,李强提到了“沟通机制”——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

    一个事实是,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稳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信心非常重要,而要稳住信心,交流和沟通是第一步。

    一些部委已经展开了行动。

    近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部委先后召开相关企业座谈会或圆桌会,部门“一把手”亲自出席。 

    这些会议的目的,共性在于倾听企业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根据国务院部署,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

    7月3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三一集团、奥克斯集团、圆通速递、波司登、农夫山泉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

    从企业涉及的领域来看,一家是装备制造企业,一家是家电制造企业,一家是物流配送企业,一家是服装制造企业,一家是快消品生产企业。

    5位民营企业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并对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郑栅洁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挥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作用,不断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家的真实想法,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7月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主持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来自商务部网站

    7月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主持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通用电气医疗、诺和诺德、拜耳、默沙东、罗氏、阿斯利康、赛诺菲、武田、辉瑞12家企业代表参会。

    从企业涉及的领域来看,集中在医药行业。

    王文涛指出,按照国务院部署,商务部依托外贸外资协调服务机制,在现有常态化交流机制基础上,升级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我们将通过这个机制性安排,定期举办会议,进一步拓展收集问题、听取建议的渠道,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关切,助力外资企业在华长期、稳定发展。  

    与会企业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愿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等渠道与政府部门加强沟通交流。企业详细介绍了医药行业外资经营情况和问题,提出了25项具体意见建议。

    7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来自工信部网站

    7月6日,根据国务院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与制造业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工信部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来自电子、石化化工、钢铁、装备制造、汽车、食品、轻工纺织等领域的1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作了重点发言,围绕稳定制造业投资、扩大消费及出口、加快布局新赛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提出有时效性、现实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还有9家企业负责人参与了交流讨论。

    金壮龙表示,要用心用情当好制造业企业的“娘家人”,健全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营造良好环境。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圆桌会议。来自工信部网站

    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对企服务工作,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圆桌会议,来自电子、软件、新材料、新能源、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领域的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负责人作了重点发言。另有10家企业负责人作书面发言,并参与了交流讨论。 

    在当前形势下,怎么理解多部委先后召开企业座谈会所传递的信息?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同时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 

    “无论是民企还是外企,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升产业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朱克力表示,通过定期举办会议,通过进一步拓展收集问题、听取建议的渠道,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关切,助力民企和外企稳健发展。特别对于外企而言,这可以稳定其对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预期,使其相信中国政府将继续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朱克力认为,通过密集召开民企外企座谈会,充分体现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与经营主体的沟通和交流,体现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以及中国市场吸引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中国对外开放决心和承诺不变,这些信号将有助于增强各类企业投资的信心和预期,促进民企、外企在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是改善市场预期、重塑发展信心的重中之重。”朱克力认为,这无疑将让政府更好地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为经营主体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从而向纵深推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与政府之间需要有一个常态化的沟通渠道,不能总是指望特事特办。通过常态化渠道加强沟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政府部门了解到企业有什么困难并进行解决,而企业也能更好把握发展方向、产业政策,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苏炳添告研学旅游公司侵权,近年来状告多家知名企业